(一)过量饮酒有什么危害
酒,无论度数高低,都是含有酒精的饮料,而酒精(c2h3oh)是一种能够刺激和麻痹神经系统、有镇静作用的物质,进入口腔后,经过人身的胃、小肠,渗入到血液中,再由血液带到身体的各个部位。在肝脏内,酒精分裂成水、二氧化碳和能量;在大脑内,当它麻醉了大脑细胞进,思维过程直接受到干扰而变缓,酒精浓度越高,受影响的脑细胞就越多。
每一次过量暴饮,往往带来下面一系列危害;
1、伤害身体
酒精过量,会程度不同地造成心率加快,皮肤升温,神志不清,控制力减弱,动作不协调,或出现疲劳、恶心、头痛、呕吐,严重的还会出现酒精中毒现象。
2、殃及四周
醉酒后,由于身不由己而行不知所往,处不知所持,食不知所味;一种原始的冲动使人变得野蛮、愚昧、粗暴;异常的兴奋,又能诱导人为所欲为,出现迷离恍惚而又洋洋自得的举止。人在这种失去理智的状态下很容易对周围的人破口谩骂,动手殴打,或者从事一些莫名其妙的破坏活动。
3、荒废学业
很难想象一个醉汉还能潜心于钻研什么学业。醉酒的程度同智力恢复所需的时间大致成正比,在当今知识飞快更新的信息时代,不难推算出,一个经常醉酒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损失到底有多大。
4、惹是生非
醉酒的人动辄摔倒、撞伤,酒后开车酿成大祸一类案件屡见不鲜;酒后溺水身亡,自食恶果的一类悲剧也不乏其例,惨痛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。为此,我国有关法律规定,醉酒的人违法犯罪,应负相应地法律责任。
正因为饮酒有上述危害,为了保证同学们健康成长,维护正常校园秩序,有关部门规定,大学生在校园内一般是不允许喝白酒的,更不许酗酒。
(二)在饮酒问题上有哪些应该纠正的糊涂观念和错误作法
引起人们酗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,要特别注意以下糊涂观念和错误作法的出现:
1、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,“借酒浇愁”。这里表现的实质是逃避现实、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。“药能医假病,酒不解真愁”。
3、片面理解“酒逢知已干杯少”,认为交朋友离不开饮酒作乐。事实上“酒肉之交”未必靠得住。
4、错误地认为“男子汉天生应当会喝酒”。其实,用这种标准来衡量“男子汉”未免失之偏颇。“会酒未必真豪杰,忌酒如何不丈夫?”
5、为达到预定目的而特地设酒摆宴,饮酒为名,交易是实。
6、逢场作戏,为“助兴”而即席端杯,或出于好奇而涉足,这种人最容易成为摆弄的对象。
7、硬着头皮充好汉,在酒桌上,“舍命陪君子”,“为知已即便是滴滴畏也喝下去”,“一醉方休”。这种人大多酒量并不大,总想博取他人心悦诚服,而最终往往授人以笑柄。
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其中不乏陈腐观念和陈规陋习,有些则是嗜酒者的自欺欺人的贪杯“口实”。当您举起酒杯时,不妨思忖一番,您是“为何而饮”,“为谁而饮”,“今朝饮酒又是为哪番”?
(三)应该怎样禁酒和预防酗酒
问题在于您是否真有诚意,是否真的认识到了酗酒的危害,如果确有禁酒的诚意,深切体会到酗酒的危害,那么您不妨试一试如下一些方法:
1、禁酒者
不要把不会喝酒当作一种遗憾,人群中,滴酒不沾者毕竟是大多数。要做到始终如一地禁酒,最难过的关是亲朋相聚、朋友相约的场合。不要被一些“难得的聚会”,“今天不同寻常”之类的言语所打动。这时最好要注意几点:
(1)开席即声明自己不会喝酒;
(2)拒绝要有礼貌,但是态度要坚决,不要给人以“在讲客气”的错觉;
(3)主动倒上一杯饮料或茶水作陪;
(4)不喝酒是一种权力.态度要大方。
2、饮酒者
无论自斟自饮还是群饮,都不要忘了“节制”、“适度”,同时要注意几个细节问题,
(1)饮酒之前先吃点东西,空腹酣饮是最容易醉倒的;
(2)“干杯”,本是礼节性的辞令,演化到“一饮而尽”,当属一种错觉。要尽量避免“干杯”,低酌浅饮并不失风雅;
(3)量力而行,适可而止,记住自己的酒量;
(4)喝酒已感到不适,产生反应时,联想一下自己和他人醉酒后难堪的情景。
3、群饮者
多人在一起喝酒,是最容易发生酗酒和醉酒现象的。醉酒往往有一个过程,酒多话多,从语言上看,大体经历如下四个阶段:
(1)直言快语
相互之间,好言劝酒,也有怀抱某种目的,选中某个特定对象甜言蜜语集中相劝。
(2)豪言壮语
酒过数巡,有了几分醉意,往往出言不逊,漫天夸海口,大话不绝于耳。有此征兆,明智的选择是停止继续饮下去。
(3)胡言乱语
当酒量过度,不胜酒力者,酒性开始发作,神志不清,思维紊乱,语无伦次.断断续续,似真非真,似假不假。然而,无休止“再干最后一杯”的情景恰巧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,此时的鼓动行为无异于落井下石。
(4)不言不语
这是醉酒后无可奈何,身不由已的——种表现形式,情况严重的,必需采取治疗救护措施。
应该指出的是,一个真诚的人是不忍看到自己的同窗好友酒后出洋相的。那么,同学之间就应该相互关照,知己知彼,当止则止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以免失节、失当、失度,产生不应有的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