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窃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私下窃取公私财物的案件,这也是高等学校保卫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案件。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,科研生产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,在校学生和“四工”人员大量增加; 学校周边商铺林立,环境复杂;加上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,疏于防范,导致各类案件屡屡发生,盗窃案件尤为突出。盗窃案件的频繁发生,给学校及师生造成了大量的财物损失,严重影响了师生的正常工作、学习和生活秩序。研究高校盗窃案件发案的原因及其规律,对提高防范,减少案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1 高校盗窃案频发的原因
高校盗窃案件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,但从盗窃分子的构成及防范角度分析,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因。
1.1 车多人杂 管理困难
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,在校生成倍增加,并随科产、后勤的社会化,学校与社会的交往更加频繁。进出校门的不仅仅有学生、教职员工及其家属,还有大量外聘的后勤服务人员、校企员工和建筑工人等,人员众多,成份复杂。如不少高校的学生已达万人以上,校园面积大,且有校办企业24小时生产,师生员工及各种车辆频繁出入厂区和校区,学生公寓也由封闭式管理转为开放式管理,这些都给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。
1.2 环境混乱 治安复杂
学校周边商店、饭馆、网吧等商铺林立,马路上摆摊设点,从业人员复杂,周边环境相当混乱。有的周边人员混进校园,因熟悉环境,常伺机盗窃作案。近年来,党和政府曾多次下文整顿高校周边治安环境,说明日益复杂的周边治安环境对高校安全影响很大。
1.3 学生扩招 素质不齐
高校扩招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,使更多适龄青年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。但高校降低了入学门槛,生源素质不齐,也有少数学生放松对自己的约束,伸手偷盗,走上犯罪道路。
1.4 制度不严 管理松懈
高校的保卫部门虽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,但在实际工作中,常常暴露出制度不严,管理松懈的问题。有些制度过于原则,无具体实施办法, 有些制度在量化考核、奖惩方面存在缺陷,有的工作人员责任性不强,少数人员年龄偏大,这些都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,至使闲杂人员混入校园,伺机作案。
1.5 意识淡薄 疏于防范
安全意识淡薄,疏于防范是造成盗窃案件多发的又一重要原因。不法分子常常利用高校师生思想麻痹,安全及防范意识淡薄,如外出不关门,现金、手机、电脑等贵重物品到处乱放,开门睡觉,门锁坏了不及时修理,门窗不牢,钥匙保管不当,对外来人员不闻不问,缺乏应有的警惕性,有的交友不慎,引狼入室,致使盗窃案件频发。
1.6 打击不力 震慑不够
由于一些盗窃案件迟迟未破,不能及时有效地打击犯罪,使得盗窃分子心存侥幸,不断作案;有些师生在被盗后,因种种原因不愿报案,自认倒霉,纵容了盗窃分子;公安机关受理盗窃案后,不能及时破案,无形中助长了盗窃分子的气焰;对盗窃分子处罚过轻,不能有效地震慑犯罪行为,这些都是盗窃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。
2 高校盗窃案的作案手段
高校盗窃案件的作案手段多种多样,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。
2.1 顺手牵羊
乘他人不在或不备,见财起意,顺手将他人财物偷走。这种作案手段大多发生在高校的公共场所, 如有些师生把包放在办公室、教室、图书馆、餐厅、运动场等地方,一转身包就不见了;有些推销人员在宿舍内推销商品,遇到无人时就顺手牵羊,偷走贵重物品。
2.2 溜门入室
乘他人门未关,室内无人之机盗窃作案。此类案件多发生在学生宿舍、办公室等场所。作案手段与顺手牵羊相似,但性质不同,顺手牵羊是临时起意,溜门入室是有备而来。此类偷窃目标主要是现金、手机、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,现场往往翻动较大, 如盗窃时被人发现,常以找人等借口脱身逃走。这类案件盗窃分子一般不带作案工具,作案时间短,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,如果不能在现场人赃俱获,破案难度很大。
2.3 撬门扭锁盗
窃分子采用强力手段撬开门锁、窗户护栏等方式进入室内偷窃作案。常见的手段有插片开门、踹门、撬门等,这类盗窃分子多为胆大妄为之徒,往往随身携带螺丝刀、水果刀等作案凶器,如果被发现,可能会持刀行凶。作案现场的特点是室内翻动较大,抽屉、箱子被恶意撬坏,盗窃目标以现金和价值大且便于携带的物品为主。多见于宿舍、办公室等场所。
2.4 翻窗入室
指盗窃分子通过攀爬气窗、窗户、阳台等进入室内盗窃。未安装防护栏的窗户、气窗、阳台等是安全防范的薄弱点,盗窃分子往往事先踩点,伺机盗窃。此类案件多发生在办公楼、职工宿舍和学生宿舍。
2.5 内部盗窃
指同一住所内部人员间的盗窃。这类案件多发生在学生宿舍和职工集体宿舍。内部盗窃案件目标明确、手段隐蔽,不胜防范,具有更大的危害性。作案时间往往在宿舍无他人或大家熟睡期间。事后虽然引起同学的怀疑,但苦于没有证据,最后不了了之。
此外还有偷配寝室钥匙盗窃、私自留宿盗窃、钓鱼式盗窃等,这些盗窃手段偶有发生,在高校相对较少。
3 对高校盗窃案的防范对策
加强对盗窃案件的防范,减少案件的发生,对保障学校安全,稳定的教学、生活,保护师生财物安全具有重大意义。
3.1 齐抓共管,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
高校要把安全保卫工作列为头等大事来抓,决不能只重教学,轻安全防范。要把安全防范与高校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,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和经费保障;要按照“谁主管谁负责”的原则,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,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,并与经济利益挂钩;建立倒查机制,对发生重大盗窃案件的部门领导和责任人实行倒查机制,追究责任;对安全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,与评优、提干挂钩。在安全防范工作中形成齐抓共管、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。
3.2 加强教育,提高安全防范意识
高校盗窃案件的频繁发生固然有其社会因素, 但由于疏忽大意,安全防范意识薄弱,防范能力不强,随手乱放,贵重物品保管不当等,这些都给不法分子作案提供便利条件,是盗窃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因此加强安全教育,提高防范意识,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,是防止盗窃案件发生的有效手段。高校保卫部门要担负起宣传和教育的责任,通过讲座、报告、橱窗、板报等多种途径,采取多种措施,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安全防范的知识。学生工作部门要配合保卫部门,使安全教育制度化。通过种种途径的宣传教育,让师生员工认识到盗窃作案的伎俩和危害,将安全防范转化成师生的自觉行动。
3.3 落实制度,加大安全检查力度
防范高校盗窃案件的发生,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关键。高校保卫部门和各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各 97第4卷第4期 霍长淘:高校盗窃案频发的原因、手段及防范对策项安全管理制度,并将制度落实到位。不能让制度成为纸上的文字、墙上的装饰。落实制度重在检查, 保卫部门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,督促隐患整改,指导落实防范措施。门卫要检查进入人员的证件,带出物品要登记,要管好自己的门;公寓管理人员要加强宿舍巡查,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,严格杜绝私自留宿和上门推销现象;巡逻人员要随时关注重点部位可能发生的隐患,及时制止和处理正在发生的不法行为。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,督促相关部门立即整改,防患于未然。
3.4 加大投入,建立安全防范体系
安全防范体系是指人防、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。人防就是要组织一批能吃苦耐劳,乐于奉献的保卫干部和护校人员,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巡逻。物防是指在重点部位安装防盗门、窗等设施进行防范。技防是指用监控系统、电子报警器等高科技手段进行防范。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,贵重的教学科研设备越来越多,而违法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更新,单靠人防、物防已不能适应高校治安的需要,必须加大投入,发挥高科技的优势,提高防范能力,实践证明技防系统的运用在预防犯罪和事后破案中能起到重要作用。
3.5 强化打击,严惩违法犯罪
高校应密切与当地政府、公安部门配合,加大打击力度,惩治违法犯罪。首先通过建立校园110的形式加强高校和派出所的联系,高校提供经费,公安机关增加警力,对已发生的盗窃案件及时调查,全力侦破。其次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加强周边环境的整治,通过对电脑市场、修理门市、废品收购站的管理, 斩断盗窃者的销赃渠道。对抓获的犯罪分子,一定要严厉打击,威慑犯罪。
“隐患险于明火、防范胜于救灾、责任重于泰山”,高校治安保卫工作责任重大,只有在高校党委领导下,在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, 积极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,才能有效防止盗窃案件的发生,确保高校良好的治安秩序和生活秩序, 保障师生员工的财产安全,使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。